以“水”會友,共筑高水平交流平臺丨省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助力水環境治理協同創新發展
發布日期:2025-09-04 22:50 來源:省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字體:[ 大 中 小 ]為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深化產學研融合,助推水生態環境修復領域創新升級,近期,省環保集團所屬省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程技術公司)相繼成功承辦及受邀出席多場學術論壇。期間,工程技術公司展示了在水生態環境修復領域的最新成果,生動詮釋了“科技賦能,綠色發展”的理念。
一、承辦第五屆全國生態工程學學術研討會暨第十屆全國生態修復研究生學術大會并展示工程應用案例
大會旨在搭建“產學研合作創新示范基地”,提升全國生態工程學青年人才的培養水平,探索生態工程領域跨學科、前瞻性的新思路和方法。107個單位的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參會,同步直播觀看5千余人次。會上,工程技術公司代表積極參與演講和交流,以具體工程項目為例,分別分享了人工濕地技術標準與工程應用、湖泊生態修復設計研究與實踐經驗,以及分布式水質凈化技術在應急治理領域的應用經驗。
二、承辦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25年科學技術年會“三水統籌推進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分論壇并分享創新實踐經驗
論壇邀請了來自南京大學李愛民教授、北京大學劉永教授、河海大學李一平教授、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錢鋒高級工程師、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張運林書記、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陳求穩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吳永紅研究員、江蘇省環保集團環境技術研究院凌虹副院長8位權威專家。與會專家從“政策與理論-技術與創新-實際與應用”的角度全方位講解了當面流域水環境治理的重點和難點,既有對“三水統籌”和水環境管理政策的宏觀理論探討,也有針對城市水網治理、農業污染治理、流域生態修復的核心技術突破,更不乏來自太湖流域、博斯騰湖、滇池等治理一線的寶貴實踐經驗,為繪就“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麗中國畫卷貢獻科技力量。會上,凌虹副院長聚焦流域人工修復與自然恢復協同治理,提出基于“三水統籌”理念的流域精準修復路徑。
三、協辦首屆全國湖泊論壇并作專題演講
論壇以“湖泊保護、治理修復成效與挑戰”為主題的,匯聚了來自全國156家湖泊流域科學領域的相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管理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600余位代表。工程技術公司代表在論壇上分享了太湖穩定達到良好湖泊的思考與建議,總結了湖泊修復技術及工程經驗。
四、受邀參與行業交流,積極推動水環境治理技術的創新與應用
在福州舉辦的2025全國水科技大會暨技術裝備成果展覽會,集結了來自全國水科技領域的6位院士、100余位專家以及800余名行業代表。會上,工程技術公司代表分享了污水處理廠生態安全緩沖區建設的探索過程。此外,由工程技術公司完成的“基于改良型移動床生物膜技術的模塊化裝配式污水應急處理組合技術”入選中華環保聯合會《2025年水環境治理創新技術與產品案例》,并榮獲科技進步獎。
在貴陽舉辦的2025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主題論壇——2025美麗中國建設實踐論壇上,來自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等15個省市的230多名代表齊聚一堂。論壇發布了推薦美麗中國建設實踐案例,由工程技術公司牽頭承建的“揚州市邗江區明月湖水生態修復工程”成功入選,成為全國第一批5個典型案例之一。
未來,省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將繼續深耕水生態環境修復領域,堅持干中學、學中干,在理論構建與技術突破中走出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守護綠水青山“高顏值”,轉化金山銀山“高價值”,為推動美麗中國建設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